就地过年短途出游,热闹民俗喜庆新春,线上体验“云”端精彩……记者2月18日从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春节假日期间,我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旅服务,文化旅游市场稳步恢复,全省接待国内游客2096.86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0.71亿元。
“就地过年”倡议得到广泛响应,全省各地为在皖过年群众积极提供文旅惠民服务。合肥市开展“过年留合肥·免费游合肥”活动,推出16条“一日游”精品线路,公办景区景点向市民免费开放;黄山风景区、淮南八公山、马鞍山采石矶等景区纷纷推出免票活动。游客普遍倾向于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周边游,本地深度游、休闲自驾游成主流。调查显示,假日期间省内游客占比达八成以上,其中市内游占比达五成以上。自驾车成返乡探亲或异地短途出游的主要选择。全省重点监测的22家景区停车场使用率达70.2%,其中近八成属于本省车辆。
传统年俗文化活动受到游客青睐。调查显示,超五成游客参与了文化休闲活动,年画、春联、窗花、庙会、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营造出浓厚的“年文化”氛围。宿州砀山古城围绕年俗、美食、年货、表演、游乐举办新春庙会;安庆太湖五千年文博园、芜湖方特旅游区围绕春节主题,推出新春灯光秀、烟花秀、极光秀等夜游活动。为助力抗疫,我省完善智慧旅游服务,引导游客预约错峰出游。调查显示,近五成游客选择提前预约方式。蚌埠市将3A及以上景区视频监控信号接入美好乡村全景虚拟游系统;三河古镇景区启用机器人,依托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地图引导、娱乐查询、实景导览等便利服务。
线下线上同步,春节别样精彩。假日期间,我省积极组织开展 “文化进万家·云上过大年”“视频直播家乡年”“云游安徽”、送“文化年货”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文旅活动,为城乡群众备足备好“文化宴席”。
从乡村春晚到传统戏曲,从地方非遗到绘画书法,各地丰富线上文化服务,精心准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6600余场。公共文化场馆坚持春节“不打烊”,县级以上公共文化场馆累计举办活动1806场,到馆62.5万人次。
假日期间,我省多地发布文明出行倡议,倡导预约出行、文明就餐、垃圾分类,超过九成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做到“光盘行动”。全省旅游景区未出现重要堵点和人员聚集现象,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无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旅游投诉。(张理想)
安徽重大行政决策失误终身追责 安徽省政府日前发布第300号政府令,《安徽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经省政府第125次常务会议通过,将于3月1日起施行,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下称“决策机关”)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进行规定,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将终身追责。 …【详细】
安徽:畅通供需大循环 构建新发展格局 新春伊始,位于滁州市南谯区的恒昌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正在加快推进泰国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建设进度。 “泰国制造基地原计划去年6月份完工投资,但海外疫情延误了项目进度,现在必须争分夺秒加快施工,争取尽快建成投产。 ”该公司负责人说,…【详细】
消费“不打烊”,别样年味多 “春节黄金周这几天没闲着,平均每天采收1000斤芦蒿供应全椒市场,这几天线上网店还收到300多单预售订单,明天开始陆续发货。”2月17日,农历大年初六凌晨5点,全椒县十字镇的芦蒿种植户冯成瑶和丈夫金超批发完当日的芦蒿,准备回家。她告诉记者,…【详细】